双足平衡测痛仪是两后足支撑力的差别,是目前筛选镇痛症较好的一种方法深圳十大配资公司,动物在无约束的情况下痛足与正常足之间会出现支撑体重的力量差别,差别越大说明足越痛,使用有镇痛作用的药可以减少其差别,双足平衡测痛仪以此可来鉴定镇痛药的药效。
一、核心原理与技术设计
痛觉量化机制
动物因患足部痛会本能减少负重,导致痛足与正常足支撑力差异增大,差异值(单位:克)与痛觉强度呈正相关。使用镇痛药后,差异值显著缩小,直接反映药效强度。
无约束自然行为监测
采用琴键形分体踏板设计,贴合动物自然踩踏姿态,避免麻醉或束缚造成的应激干扰,保障数据真实性。
技术参数
测量范围:单足0–500g(大鼠) 分辨率:0.01g(单足) 适配动物:大鼠、小鼠、兔(可定制) 内部空间条件范围:0~100mm可调节 角度调节范围:60~85度可调二、应用场景与科研价值
展开剩余57%镇痛药研发
高通量筛选:通过量化用药前后支撑力差异缩小比例(如吗啡干预后差异降低30–50%),快速鉴定化合物镇痛潜力。 药效动态监测:跟踪镇痛起效时间、持续时长及剂量依赖性(如阶梯给药差异值曲线分析)。基因功能验证
对比基因编辑模型与野生型的支撑力差异,解析痛觉敏感性的分子调控机制。
慢性痛模型评估
监测神经损伤或骨关节病症模型中支撑力差异的动态演变(如差异值随病程递增20–40%)。
三、标准化操作与伦理规范
环境控制:室温22±2℃、湿度50±10%,减少环境波动对动物行为的影响。 伦理考量:通过无约束设计减少动物应激,符合3R原则(替代、减少、优化)。四、应用场景
新药开发:某研究通过该仪器发现,化合物A在病症模型中使支撑力差异降低45%,提示其潜在镇痛作用。 基因编辑验证:TRPV1基因敲除小鼠的支撑力差异较野生型减少30%,证实该基因与痛觉敏感性相关。发布于:安徽省华林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